关键词:温度计
“首届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的编制发布,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工作,指数的数据基础来自民政部的“全国百名城市慈善普查”。“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弥补了我国慈善事业统计数据的空白,开启了中国公益慈善事业进入可量化评估、管理的专业化新时代,公益指标是社会的温度计。
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副司长徐建中表示,“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是一套用于评估城市公益慈善发展水平的科学工具,是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指南和温度计,将为中国城市化进程注入一份善的指南、爱的力量。目前,民政部正在积极倡导慈善城市战略,希望各城市将公益慈善事业纳入到城市发展战略的高度,像重视GDP一样重视慈善指数这个爱心GDP,像重视经济建设一样,重视社会建设,重视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
城市公益慈善指数温度计的每一个数字背后凝聚了各城市在开展慈善工作、发展慈善事业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伴随着城市经济快速发展,政府相关部门和各慈善组织开展慈善工作的历程和经验。当前我国慈善事业迅速发展,除了传统的扶贫济困、救灾抢险,社会各界的慈心善举还拓展到捐资助学、公共卫生、环境保护、新农村建设、文化体育等领域,对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产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各界人士通过发扬志愿精神、参与慈善组织,培育了社会资本,推动社会创新,成为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一支必不可少的温度计。
“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正是我国城市化进程和慈善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1世纪的城市化进程带来了经济快速发展和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中社会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慈善事业发展的过程,而快速发展的经济又为慈善事业推动“第三次分配”提供了财源。如果说GDP是反映经济发展的晴雨表,那么城市公益慈善指数就是考量社会发展和慈善事业的温度计。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通过评估一个城市的慈善发展水平,比较不同城市的发展差异,诊断每个城市慈善事业的发展瓶颈,促进城市科学规划、均衡发展。
活动后,50余个城市领导共同发出“中国城市公益慈善宣言”,启动下一年度的“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编制发布工作,期望通过持续开展城市公益慈善指数评估,引导各城市积极开展城市慈善事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将创建慈善城市工作纳入城市整体发展战略,推动我国十二五期间慈善事业专业化、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慈善事业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温度计的重要作用。
|